2013 年成立于美国圣何塞、2014年迁入上海的禾赛科技,去年下半年还默默无闻,今年一跃成为引人注目的创业公司。去年底,禾赛发布固态32线激光雷达,这是国内首款用于无人驾驶的激光雷达产品。今年4月,发布40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。5月10日,宣布完成A轮1.1亿元融资,本次融资由PagodaInvestment领投,将门创投、磐谷创投及远瞻资本跟投。
禾赛连续放卫星,将同业竞争的速腾聚创、北科天绘等甩在后面。得到PE的青睐,禾赛的技术前景收到“点赞”。禾赛声称与蔚来汽车、百度、智行者等科技公司进行了“公共测试”,但尚无一家传统整车企业在测试无人驾驶系统中,使用禾赛的产品。
禾赛创始人兼CEO李一帆声称为“量产做好了准备”。如果的确如此,那么禾赛至少解决了两个层面的问题。一个是技术上可行性,一个是成本上的廉价化。
两个问题实际上交织在一起。即便单纯考虑技术,现在世界顶级的激光雷达生产商、位于硅谷的Velodyne,虽然是唯一一家能够量产出货的公司,但该公司的64线激光雷达价格高达7万美元以上,供货周期长达半年,在量产车上没有使用价值。
能让Velodyne活的很舒服的是测试车市场,全球测试车市场的规模大概在百亿人民币左右。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,激光雷达市场一直充满想象力。
不过,今年CES展上出现了Quanergy公司的低成本固态激光雷达S3,成本据说只有200美元。比Velodyne64线雷达便宜了两个数量级,获得今年CES汽车智能类最佳创新奖。而机械扫描雷达的线数降低,对成本影响并非决定性的。Velodyne的16线雷达也近1万美元。
所谓扫瞄雷达,即通过通过不断旋转发射头,将速度更快、发射更准的激光从“线”变成“面”。同时,在垂直方向上排布多束激光,达到3D识别的目的。早期谷歌汽车顶上不停旋转的球就是这种雷达。
和Velodyne机械扫描式雷达不同,利用光学相控阵扫描技术的固态激光雷达有很多优势,因为没有旋转部件,所以结构简单、尺寸小、扫描速度快、精度高、可控性好,可以实现多目标监控。当然,最重要的优点,是便宜。现在36线的固态激光雷达已经达到1000美元以下。随着订货量提升,其成本比机械扫瞄雷达降低得更快。
但是固态激光雷达也有缺点,最大的问题是扫描角度很小,理论上最多能扫±60°左右,因此要实现全方位扫描,需在不同方向布置多个(至少前后各一个,一般布置4个)雷达。
另外,光栅衍射原理还会形成“副瓣区”,分散了能量,因此固态激光雷达功耗更大一些。也引入较多的光噪声,增加了解析和数学滤波器的设计难度。
不过,如果在软件算法上,解算4个雷达的冗余辐射部分,滤除光噪声是可以实现的。资本不是傻瓜,技术障碍可以克服,是这两年固态激光受到资本持续追捧的原因之一。
大家公认的是,不管哪种激光雷达,线数越多,排布越密,识别能力越强。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认为,激光雷达线数并非一定要是2的整数次幂。他们发现客户的要求是在50米以外捕捉人和车辆的细节。所以雷达所在高度平面(0°)的分辨率更为重要,禾赛科技提高了0°附近的线数,据称能够满足客户需求。
特斯拉一度倾向于用毫米波雷达+摄像头实现自动驾驶识别,但路测和事故都证明,激光雷达是绕不开的核心传感器。谷歌Waymo、优步、Cruise、nuTonomy都采用激光雷达为基础的传感器方案。特斯拉与Mobileye分手后,技术路线正处于摇摆中。
现在固态激光雷达异军突起,“纯视觉派”可能认识到此前没有看到的问题,进而转到激光方案。按照禾赛科技的说法,激光雷达,特别是固态激光雷达,是无人驾驶的长远解决方案。
尽管Velodyne声称如果32线雷达订单量达到100万个,单价可降低到500美金。但如果禾赛做到500元人民币一个,单台车用4个,2000人民币,而可靠性更高,照这么下去,Velodyne很可能在成本大战中出局。
追捧禾赛的投资人也是这么想的。作为创业公司,每年卖200个激光雷达,就可以得到投资人的认可(虽然还是事实上亏本)。但一旦达到量产,如果不能做到10万个以上的年销量,就可以和这片未来的红海说拜拜了。
科技公司和大多数传统车企,都将2020年作为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开端(难道只是因为整数年份?)。这样算来,留给激光雷达创业公司的时间也只有3年左右。否则,不是无人驾驶商业化延期,就是其他技术(比如视觉派)的胜利。